软件测试行业发展方向 软件测试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_焦点要闻

时间:2023-05-18 18:27:03 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用户对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尤其是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用户要求更为严苛,第三方测试成为系统上线前重要质量保障手段之一。第三方测评业务由此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资料图】

软件行业规模的日益增大、应用范围的广泛扩大,基于缺陷模式的软件测评技术作为高可信软件的重要保证,可以大大降低软件的缺陷密度,提高软件的可信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

软件测试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软件测试是软件测评的主要服务模式,2021年全球软件测试市场规模达到了 840亿元,预计 2028年将达到 2554亿元左右。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对自动化应用的高需求测试服务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地区层面来看,北美目前仍然是最大的软件测试市场。

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最后一步,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券商业务量和复杂度增加,加之证券行业监管趋严,以往由测试工程师手动完成测试的方式如今显得捉襟见肘。当软件测试无法面面俱到时,软件内潜藏的bug可能随时出现,影响券商业务平稳运行。软件质量已事实上成为了悬在券商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如何提升测试质效,成为整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前不久,Testin云测将券商测试方案进行能力抽象,发布了业内首个证券行业智能测试解决方案,开始成为券商们的共同选择。

不可否认,券商软件的测试难度已今非昔比,证券行业智能测试解决方案就是希望帮助更多券商提高软件测试效率以及打造高质量的软件和系统,为券商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软件和系统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软件业较发达的国家,软件测试产业已形成规模,比较发达,软件测试不仅早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在微软公司内部,软件测试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一般为1.5∶1到2.5∶1左右,即一个开发人员背后,有至少两位测试人员在工作,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国外优秀的软件开发机构把40%的工作花在软件测试上,软件测试费用占软件开发总费用的30%至50%,对于一些要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软件,测试费用甚至相当于整个软件项目开发所有费用的3至5倍。

软件测试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企业为了争夺测试人才也是各出奇招。

国内超过150万软件测试行业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10万人,具有3-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更是不足5万人,紧缺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数量和能力也比较薄弱,软件测试不如国外。与此同时,国内30万的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测试工程师正在成为软件开发企业必不可少的技术人才。

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45亿元,仅占全球的 5.35%,预计 2028 年将达到 175亿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6.86%。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尤其是对于快速增长的日本、中国和印度市场。

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增长加快,有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3.1个百分点。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夯实开发环境、工具等产业链上游基础软件实力,提升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软件水平,增加产业链下游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给,支撑我国从数字经济大国向数字经济强国迈进。

软件测试行业发展方向

软件测评作为软件开发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其市场基础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行业内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将获得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而软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淘汰那些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促使行业内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软件测试行业报告对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软件测试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文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