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 焦点热议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一心扑在农学研究上。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恰恰没有杂交优势,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资料图)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周边的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水稻播种后,高产的性状没有再现,反而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他根据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推测,发现的这株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有了这个分析以后,他就认为既然自然界能够长出天然杂交稻,在自然界应该也可以找到雄花是败育的、雌花是正常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那么人工也可以培育出杂交稻。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1964年到1965年,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袁隆平一垄垄、一行行地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冒着高温,在田里晕倒了爬起来继续找,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他立刻利用它们反复试验、反复论证。
此后,袁隆平与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研究。1964年到1970年间,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以期在后代中获得稳定的雄性不育水稻。但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达不到始终保持不育。这也意味着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袁隆平反复思索、比较,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所用的杂交材料,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近,如果再把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效果也许会更好。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当地一处沼泽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以它为母本,培育出了200多粒“野败”的第二代不育株稻种种子。从第一株天然杂交稻到“野败”,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像袁隆平一样,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总监制:袁炳忠
监 制:孙承斌、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 筹:韩珅、王志斌
编 导:刘畅、甄晓博、李俞辉
记 者:刘畅、丁春雨、周勉、程济安、史凯丽
包 装:夏勇、贾洪光(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标签:
-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 焦点热议
- 旅游 | 2022年度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公布 “沿着黄河遇见海”入选-环球微速讯
- 苹果型号怎么看是哪个国家的_苹果型号怎么看
- 天天观点:汽车空调加氟应该注意什么(加氟时的注意事项)
- 世界微头条丨轻油是什么油(清油是什么)
- 荷尔蒙第三季泰剧免费看(荷尔蒙第三季) 环球快资讯
- 【天天播资讯】债务违约仍将到来?共和党强硬派议员公开反对美国债务上限协议
- 矩阵告别主题创意
- 今日快讯:对华“去风险”本身就是在制造风险(国际论坛)
- 最新伦敦金价格是多少(2023年5月30日)
- 女生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怎样的_女生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环球今亮点
- 4KMILES 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营销|全球快报
- 今日播报!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_关于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简介
- 陕西咸阳三原县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世界今热点
- 77.4%ORR!和誉(02256)有望成为ASCO预期差最大投资标的|环球视点
- 因为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是-当前焦点
- 当代打工人,被迫患上“文字讨好症”
- 六国化工:5月29日融资买入94.6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9492.43万元
-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出征仪式现场
- 福莱特(601865):5月29日北向资金减持168.33万股
- 环球热点!阿斯报:马竞有意今夏引进巴黎中场索莱尔
- 世界即时:网上交易协议范文
- 怎样腌制咸鸡蛋出油多还不咸_怎样腌制咸鸡蛋出油多
- 做猎头的发展前景如何论文_做猎头的发展前景如何|环球简讯
- 当前快看:科莱丽洗脸仪怎么使用_洗脸仪有用
- npc是什么意思(cpn是什么意思)
- Canalys:2023年Q1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同比增长4.7%
- 首笔签约尘埃落定!考辛斯空降太阳队,杜兰特难掩激动的心情_环球时讯
- 喜讯!祥邦科技IPO申请获受理_天天视讯
- 天合光能跌16.34% 机构净卖出4.52亿元_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