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敌营7年,胜利后被打成叛徒,蹲12年牢,后补发最高英雄勋章 讯息

时间:2023-06-22 16:06:35 来源:大叔侃侃侃

在孙红雷饰演的《潜伏》中,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押上性命的奋斗,不过是与黑暗抗争的一丝火苗,转瞬即逝。”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地下革命者的辛酸,他们潜伏在黑暗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迎来光明,当为了祖国的大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点燃的火把,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但是潜伏过程中危机重重,不是身份暴露被潜伏的机构知道,就是潜伏得太好被自己人当作是敌人,总之危机四伏,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生命危险。


(资料图)

在俄国也有这样一个和余则成一样的人,那时候的俄国并不等同于现在的俄罗斯。他叫做康斯坦丁.季申莫夫,潜伏的代号叫做“鲟鱼”。

他为了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不惜进入德国的情报组织潜伏7年,在这七年里他忍辱负重,为俄国收获了很多情报,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当柏林被攻破时,他却被自己的国人打成叛徒,拿枪抵着头,还蹲了12年大狱,受尽了苦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被捕,他又为什么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呢?

隐形的守护者康斯坦丁.季申莫夫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什么是战火中的青春,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有人却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取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希望。

康斯坦丁.季申莫夫就是这样一个人。

背景是在1940年前后,当时俄国与德国的斗争达到了空前高潮,不仅在地上战场打的如火如荼,地下战场也不遑多让,第二战线开展得如火如荼,什么是第二战线呢?

第二战线是指,苏联在卫国战争开始后,秘密派遣了大量的渗透者进入德国刺探情报。

在那时德国也不遑多让,他们为了能够获取对方的军事情报,国家之间的特务组织相互渗透,在那时,两个国家到处都是间谍,谁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同事究竟是队友还是间谍。

这两个国家都有自己闻名世界的情报组织,俄罗斯的情报组织叫做克格勃,而德国的情报组织是臭名昭著的党卫军保安处。

党卫军保安处是海德里希领导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其他党派和党内的反对者的,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逐渐变成了纳粹党的情报机构,这个组织机构曾经杀害了许多进步人士,令世人深恶痛绝,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也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

当时德国法西斯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潮阶段,为了能够在战争中取得先机,俄国决定招人渗透入党卫军保安处。

但这个的招聘要求却非常苛刻,能进入保安处的人除了要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高的情报获取能力外,还需要有一副好样貌。

为了保证他们所谓的血统,保卫处的招人要求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美男子,并且有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瞳,也就是要具有日耳曼人种特征的美男子。

这个要求让俄国的情报组织犯了难,该去哪里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呢?

这时,康斯坦丁.季申莫夫站了出来,他是俄国地一名普通士兵。

在参军后,因为他对情报工作特别感兴趣,并且天赋异禀,在当兵时就因为突出的表现,被选入总参直属对敌情报收集机构——格别乌接受特训。

有了这次地经历,他对自己十分有信心,于是他自告奋勇的来到俄国的情报机构,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他说:“我想要加入加入国家的情报工作,请让我成为俄国插入德国心脏的一把尖刀吧。”

俄国情报局看着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心里非常满意,因为他刚好符合党卫军保安处的招人要求,眼睛深邃,皮肤白皙,最重要的是身材特别挺拔,一看就觉得赏心悦目。

当然,康斯坦丁.季申莫夫之所以能够完全符合要求,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德国人的后代,他出生于1912年,父亲和母亲都是德国人,他是跟随着父母来到俄罗斯定居。

虽然是德国人的后代,但是他本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残暴深恶痛绝,为了能够早日赶走这些恶魔,他打算成为一名俄国的间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他就被俄国情报组织编造了一个新的身份进入到党卫军保安处,他们给了他代号“鲟鱼”,并且抹除了他所有真实的信息。

在当时,俄国并不认为这个年轻人能够有多大的能耐,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潜伏的这八年里,康斯坦丁.季申莫夫靠着自己优秀的长相和做事干脆利落,职位一升再升,最后竟然做到了保安处的高层,给俄国带来了许多珍贵的情报,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俄国于危亡之中。

那在这八年间季申莫夫是怎么做到运筹帷幄步步高升地呢?

季申莫夫在党卫军保安处混得如鱼得水

不同于《潜伏》里的余则成费劲了心思,纯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千辛万苦地干了很久,才在众多人的质疑声中混成了国民党军统局成员的经历。

季申莫夫就完全没有他的困扰,同样是间谍,他很快就凭借着自己优越的长相在党卫军保安处混得如鱼得水。

季申莫夫一来到军营,就让这里的长官眼前一亮,在蓝天白云的天气下,这个漂亮的年轻人被黑色挺阔的军装衬得白净又挺拔帅气。

在这个看脸的地方,季申莫夫凭借着自己优秀的长相和出色的能力,在里面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职位一升再升。

当然只有出众的能力可不行,在这个钩心斗角的阴暗地狱里,他靠着超高的情商和让人捉摸不透的情绪控制能力在保安处内部积极钻营,很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脉,正是有了积攒了人脉和经验,他才开始接触到了权力的中心地带。

他当上保安处第二局下属的一个大区副负责人时还很年轻。

也许有人会奇怪,这么大的一个特务组织,为什么负责人这么年轻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保安处最大的负责人是个妥妥的颜控,并且从事敌军情报的侦察活动时,年轻帅气的面庞很容易就可以让侦察的对象放松警惕。

到了战争末期,他更是一飞冲天,一路高升之后,他当上了保安处副处长舒伦堡的秘书!

在平时的工作中秘书的工作就是负责给老板汇报工作,处理相关的公司事物的。

他作为保安处的秘书理所应当的也是为保安处副处长舒伦堡汇报工作,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他了解了许多德国军情的秘辛,并且因为他深得舒伦堡的欢心,很多情报都由他过目分类后才递给处长的。

这样的工作让他能够便捷地给俄国传递消息,他靠着掌握地情报帮助俄军清除了不少德国渗透进来的间谍,帮助俄军铲除了不少心腹大患。

不仅如此他还在战争后期时了解到了德军疯狂的计划,德军在知道大势已去后试图撤离和毁灭东部重要工业区销毁证据。

他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俄军后,俄军高度重视,并且提前部署了兵力。

1945年5月,乌克兰军队包围了德国的一个集团军,随着战争的逐步推进,苏军很快就把德军围困在西里西亚工业区里,在混凝土和钢筋的环境下,德军很好的躲藏了起来。

虽然德军占有了易守难攻的优势区位,但俄军的枪炮也不是吃素的,在枪林弹雨之后,俄军最终还是完全掌控了这些工业区,粉碎了德军试图毁灭东部重要工业区的计划。

在这次作战中季申莫夫发挥了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他的情报,俄军就不可能那么顺利的进攻这些重要的工业区,完成对德军的包围。

季申莫夫在这波澜诡谲的战海里沉浮,难免会因为他这个身份的束缚,做出一些俄军同仁难以接受的事。

比如为了获取德军的信任对被逮捕的俄军人员处以刑罚等,就是因为这些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举动,让他在之后俄军占领柏林后差点被处以极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生潜伏无人知

1945年5月,俄军胜利的号角终于吹到了柏林,季申莫夫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他想着自己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和父母团聚了。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迎接他的不是掌声和鲜花,而是一杆顶在他脑门上的机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时他看到俄国士兵后,激动地朝他们挥手,可俄国士兵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间谍,他们看着他身上穿的那套党卫军保安处制服,气不打一出来。

因为就是这些人害得他们的很多同伴惨烈牺牲,俄国士兵们完全不听季申莫夫的解释,他们把他绑了起来和其他的保安处人员扔在一处,就等着上头下令处决。

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这个曾经为俄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年轻人,季申莫夫声嘶力竭地诉说着自己提供过的情报,但是士兵们依然义愤填膺的想要杀掉他。

就在他绝望地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一个军官经过,他从季申莫夫的回答中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

就这样季申莫夫在这次枪决中幸免于难。

死罪已免,但是他仍然活罪难逃,虽然他是无辜的。

原因是当时战争刚结束,整个战局还不太明朗,为了防止德国军队卷土重来,俄国不得不对从西方回来的战俘和情报员进行仔细甄别。

季申莫夫由于在当间谍的时候要得到德军的信任做出了一些不得已的举动。

正是这些举动让他被俄军打成叛徒。

面对法院判定的20年监禁的刑罚,季申莫夫有口难辨。他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折磨,尽管他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还要被自己的国家这么对待。

但好在10年之后他的案件被重审,在重审之后真相大白。

那个曾经救过他得军人十分庆幸自己在那时救了这个英雄一命,没有让他无辜去死。

在重审之后,他终于沉冤得雪,并且在1957年被无罪释放。

之后,为了感激他为俄国做出得巨大贡献,他得到了一枚象征着国家最高荣誉得英雄勋章。这枚本该在10年前就戴在他胸前得勋章,历经了10年的风霜终于来到了本该得到他的英雄身边。

后来他在出狱后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康斯坦丁.季申莫夫的事迹,但他们也发现了这个名字有可能也是假的,他真正的身份到底是谁,没有谁准确的知道。

只知道他在潜伏时的名字“鲟鱼”,并且由于保密的原因,他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导致了后人无法缅怀他,只能在心中对这个无名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前半生风风光光,后半生如履薄冰,做了好事却无人知晓,没有人知道他在那10年的牢狱生活中,有没有后悔自己曾经从事的工作。

在一开始,他自己也知道,当决定时一名地下工作者时他的一生里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活在黑暗之中和寂寞相伴,但既然选择了就要潜伏到最后一刻。

英雄无畏,季申莫夫在这样的风雨之后,依旧选择了勇敢生活,或许不再露面,是他对过往的最后告别。

纵然过往荣耀还是挫折,但他坚持的理由,是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于家庭的期盼,等一切属于他的荣誉被认可之后,安静的生活,是他对后半生最后的交代和选择。

那段卧薪尝胆的岁月,注定成为季申莫夫回忆中的一部分。

信源:

参考文献格式 : 季申莫夫——潜伏敌营7年的英雄[J].民间传奇故事,2018,(第5期).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文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